2025年5月15日
深读丨5000立方米山体倾泻而下“零伤亡”怎么做到的
日期:2025-06-23 19:40:51

  连绵起伏的武陵山里,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最大累计降雨达331◆★◆.5毫米。

  上午10点,地质专家现场研判,专家们都捏了把汗:★■◆■★■“滑坡体距离村民家,不到100米■◆■。◆★★★◆”

  疾步回到村委会,他望着墙上的“村灾害分布图”,指着二组所在区域对村干部说:★◆■◆“这里是施工区,坡上有工人宿舍★◆◆◆,坡下还住着村民◆★■■◆■。必须盯死这一块!”随即,他跟五组村民谢昌祥商量,一旦需要转移,就把他家设为临时安置点◆■★■★◆。

  20日凌晨3点,窗外雷电交加。韩玉龙辗转难眠,一把抓起手电筒■★■,深一脚浅一脚向隧道工地狂奔。

  凭借多年经验,他心头一紧★★★★,火速拨通了镇应急指挥部电话,又提醒施工方技术负责人朱海波:“雨大,危险!工地应急预案准备随时启动★◆!”

  十堰工人滕中树睡眼惺忪,发现窗户、墙体、床板都在剧烈抖动★◆★■。他和工友踉跄地冲入瓢泼大雨中,有的人只来得及抓一件单衣。他们沿着演练路线,以最快的速度向镇上转移。

  凌晨4点◆★◆,令人心悸的“闷雷★★◆★◆”响声裹挟着泥石流,瞬间吞噬了隧道工地的两间工棚,300多米村道被拦腰斩断★◆■■★■。

  “谢师傅,二组危险★■◆★!快◆◆★◆★◆!跟我去接人■◆★◆◆★!◆■◆◆■★”同一时刻,韩玉龙带着村应急队员和谢昌祥,直奔山下三户村民家★◆■★◆◆。

  20日早上8点,救援力量陆续抵达。地质专家的无人机在险象环生的滑坡边缘反复盘旋勘察◆■★◆■。

  气象部门研判★◆■◆,长江流域新一轮降水将在24日开启。截至23日凌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稿时,镇应急指挥部依然灯火通明。

  “再晚5分钟★■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韩玉龙一遍遍数着人:15名工人、7位老乡全部安全,22个人一个都不少!

  一个小时内◆◆★◆★,山体连续3次大规模崩塌,约5000立方米泥土★★★、巨石和断木,倾泻而下■★★。

  手电的光柱刺破雨帘,扫向山体时■★◆,他的心一沉白天的几条“小蚯蚓◆★◆”,已撕裂成豁口■◆!

  “滑坡体量太大★◆■★★◆,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空地堆放弃渣。清理道路、恢复通行是当务之急!”救灾现场,韩玉龙用嘶哑的嗓子■◆,焦急地与救援队商量救援方案。

  雨水哗哗淌过他的脸庞。他又拨通村干部谢云乐和谢宇的电话:★◆★◆“快!叫醒工人和下面三户村民◆■。撤!马上!快!◆★■”

  19日上午,茶园村党支部书记韩玉龙顶雨巡查。走到宜来高速六标三工区木林子隧道出口附近,他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几条细细的裂缝,像蚯蚓一样趴在山坡上。

  两人终于赶到村民易婆婆家,70岁的易婆婆摆摆手:“住了几十年了,年纪大了走不动,你们走吧★◆。”

  挨家挨户接到三户共7名老乡后★◆★★,谢昌祥的家已亮起温暖的光,软和的被褥早已铺好★■。■★★◆■“别怕,到这儿就安全了◆★■◆■。■◆★★■”韩玉龙安抚乡亲们◆★◆◆★■。

  “轰隆隆”就在最后一名村民踏入谢昌祥家院门5分钟后,一声沉闷的巨响刺破漆黑的山谷■★。